昨晚 室友小橙跟我談關於助人與人生的目的

 

一開頭室友問我如果你生活無虞之後你會做什麼?

我說大概會去當志工並列舉三樣我會去做的項目然後每年會給自己固定放假去充電當志工需要的是熱情與恆心

室友問為何要放假充電?

我說我沒有特別執著的宗教信仰,所以無法持續無私的奉獻,也不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擁有滿腔滿谷的熱血,看過身邊幾位這樣的人,最終抵不過現實生活或是看見這世界並沒有因為自己的付出而改變(後面的附文有談到),最終熱血換得殆盡,更有吸血蟲想把你吸的一滴不剩。最後心靈乾枯,身體磨耗讓你一身殘破的去找工作。

(我太暗黑面了嗎?)

(室友以前是世界展望會志工與慈濟志工)

 

室友接著問那你的人生目的呢?

現在嗎?並沒有特別的目標,我只是塵世中一個迷途小書僮,說難聽點就是混吃等死。雖說每年都會制定135計畫與人生清單但都不足以成為大的目的,沒辦法治國與平天下,有的就是循規蹈矩做好份內的事,不做傷天害理違背良心。(以上內容均有簡化 因為我常常會加入很多周星馳的台詞)

 

室友沒說什麼話

說的就僅能是我的想法,我的歷練也比你少了許多年,也許你要找年長的人生閱歷豐富的人在討論。

 

 

金惟純 談助人

「助人」是人生的大功課,我這功課一向做得差,直到最近才有些體會,願與大家分享。

 

先說說「成績單」罷。我助人的績效,一言以蔽之,幾近於零。最常發生的現象有三:其一,某人帶著問題A來找我,後來發現其實是問題B,解決了B之後,才看到問題C更嚴重,不對,問題D才是關鍵……,最後ABCD纏在一塊,忙了半天,仍然無解;其二,幫某人解決了某問題後,過了一陣子,他又帶著同樣的問題來找我,如此一而再、再而三,沒完沒了;其三,某人帶著某問題而來,說這是他唯一的難題,如果解決了就雨過天青,結果難題處理了,他仍然水深火熱,一點也沒好。

 

可想而知,就這樣的「助人史」,相當乏善可陳,既不光榮、也沒樂趣、更無成就感,說得直接點,連「感受」都沒有,只能用「一無是處」來形容。

 

經過反省後,發現原因不外乎:一、來求助者,通常不知道真正問題之所在。正如一位大師所言:他們害怕的不過是條繩子,而他們認為那是一條蛇……,它們受苦不過是惡夢,痛苦都是虛假的。這樣的忙要怎麼幫? 二、我自己助人的起心動念,多半是心軟、應付、討好、內疚、逃避、責任、應該……,既不夠真

,也不夠深,怎麼可能有好結果呢?

 

我還看到一件事,就是幫人忙而為德不卒,很可能就耽誤了人家。就像是孩子做功課不會做,跑來找父母,父母不可能幫她比功課給做了。因為幫他做了,他自己不用做,就永遠不會做了。父母不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因為有愛,所以用心。而我們竟然會如此對待求助者,真是不用心到極致。

 

我如今了解到,凡發生的事,都是人的功課,人只有透過做功課,生命才能前進﹔只有生命前進了,同樣的事才不再發生,或即使發生也不再困擾或煩惱。而且,多數造成麻煩的發生,都已經是結果,通常原因都不在這些發生裡,而在更深的源頭處。只有帶著自己回到源頭處,結果才會消失。

 

有了這樣的了解,我明白真正的助人,只有不斷的修自己,修自己的起心動念,修自己的生命境界。除非你的生命境界能在別人問題的源頭處,你的起心動念是出於愛,你的生命能量足以轉動別人,否則很難真的幫到人。

 

助人是一種很深的修行,修到好時,求助者與施助者的生命同時轉動,其實已分不清到底是誰在幫了誰。最重要的指標,是求助和施助的人都彼此感謝,而且願意把這樣的緣分繼續傳遞給別人,如此才真正助不帶業

以上是我的學習與瞥見,千萬別誤會我已經做到了,只不過提出來共勉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寫不完的童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